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

来源:  时间:2013-06-03  点击数:

夏季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,由于气候湿润、温度偏高,适合各种细菌大量繁殖,再加上苍蝇、蚊虫的肆虐,更为各种细菌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。夏季常见的传染病有:细菌性痢疾、疟疾、红眼病、乙脑等疾病。

一、细菌性痢疾

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,发热、腹痛、脓血便,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。腹泻每天十多次或更多。重症患者伴有惊厥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,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

主要预防措施:搞好食品卫生,保证饮水卫生,作好疫情报告,出现疫情后,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,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,限制大型聚餐活动。个人卫生方面,喝开水不喝生水,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;饭前便后要洗手;不去卫生条件差的餐馆或大排档就餐;吃熟食不吃凉拌菜,剩饭菜要加热后吃;做到生熟分开,防止苍蝇叮爬食物;最好不要参加大型聚餐活动;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。

二、疟疾

是由疟原虫引起的,疟原虫在医学上分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、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四类。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的疟疾,每隔一日发作一次,叫间日疟。三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二日发作一次叫三日疟。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叫恶性疟疾,它发作频繁,无规律,严重时常有抽风、昏迷等症,如不及时治疗,病人可在短期内死亡。

主要预防措施:防止疟疾要抓住积极治疗传染源(病人),彻底灭按蚊和搞好个人防护这三个基本环节。夏天不在室外露宿,白天外出,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,以避免蚊叮。

三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(红眼病)

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俗称红眼病,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。其特点为接触传染、人群普遍易感。多发于夏秋季、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。

起病急,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,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;潜伏期短,潜伏期一般为12-48小时,发病两周后传染性最强;刺激症状重;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,眼磨痛,流泪,畏光,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;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,乏力,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。

主要预防措施:

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,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,不要用手揉擦眼晴。各人的毛巾、脸盆、手帕应当单用,洗脸最好用流水;病人家庭成员、密切接触者,接触患者后用75%乙醇或84液消毒双手; 医务工作者检查及治疗操作后必须认真用75%乙醇消毒双手及用品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。使用的仪器、物品用75%酒精或84液等消毒,严防医源性传播。

四、乙脑

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。多在7-9月之间流行。传染源为病人和动物,病毒通过蚊子传播。潜伏期10-14天。病人常突然起病,有发热、剧烈头痛、呕吐、嗜睡。约经3-4天,病情加重,体温高达30-40度以上,出现意识障碍,甚至昏迷惊厥;颈项强直、肢体强直性瘫痪,甚至角弓反张。严重者可死亡。

主要预防措施:

灭蚊防蚊,接种疫苗,同时注意清洁、通风,室温控制在26度左右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。

版权所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——校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