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防控知识

来源:  时间:2012-10-24  点击数:

1、什么是手足口病?

答: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以婴幼儿发病为主。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,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。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,易发生死亡。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,但能够传播病毒。

2、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?

答: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是传染源。主要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。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病人粪便、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、床上用品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均可造成本病传播。

3、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?

答:本病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,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,成人也可感染。

环境卫生、食品卫生差、不良个人卫生习惯者容易发病。

4、主要表现是什么?

答:一般病例急性起病,发热,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,手、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、疱疹,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,疱内液体较少。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痛等症状。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,预后良好,无后遗症。少数病例(尤其是小于3岁者)可出现脑炎、脑脊髓炎、脑膜炎、肺水肿、循环衰竭等。

5、家庭如何预防这种病?

答: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易发季节,要讲究环境卫生、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,不喝生水、不吃生冷食物,饭前便后洗手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。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、勤换衣服,喂奶前要清洗奶头。

6、学校、托幼机构如何预防这种病?

答:学校、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、学习的场所,要做好晨间体检,发现有发热、皮疹的孩子,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,同时报告相关部门。患病学生不宜继续上学,应在家中休息。同时,要对玩具、被褥、桌椅、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。做好教室、寝室、食堂、卫生间的消毒处理。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。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,应立即停止工作,及时就诊。

7、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应该怎么办?

答:发现孩子出现发烧、皮疹等症状,应尽快到医院就诊。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或学校,必要时住院治疗。有病人的家庭应特别注意家庭环境和室内卫生,保证家人和孩子经常使用洁净水洗手。用肥皂或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彻底清洁家居物件以及小孩的玩具。对可能被病毒污染的日常用品、食具等应及时消毒处理,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%漂白粉澄清液浸泡。

(转载)

版权所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——校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