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医院对职工进行改善服务态度教育

来源:  时间:2013-10-22  点击数:

2013年10月21日,校医院组织职工观看央视新闻《北漂小伙为办护照返乡6次多跑3000公里》并进行改善服务态度的作风教育。

新闻中的北漂小伙小周目前在北京工作,但家在外地。去年10月需要办因私护照,由于在北京缴纳社保不足一年,他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办理。为了办护照,小周往返三百多公里外的老家多次,跑了大半年却没有办下来,每次去还要遭遇办事人员的冷眼。

小周一共补办了五种证明:无犯罪证明、公司在职证明、公司营业执照、公司外派人员资格证明、本地身份证。就是这五种证明,让他多跑了3000公里。央视记者在公安部网站了解到,普通公民办理因私护照,只需提供身份证和户口本及复印件,然后照了照片填了表就行。所以小周被要求办的那些证明,除本地身份证,其他的其实都不需要。

大家在观看新闻后展开了讨论,校医院党总支书记白致铭对大家进行了改善服务态度,改变服务方式的作风教育。他对校医院工作人员提出了几点要求:一是要熟悉自己的工作,手边要有文件可查,要有咨询电话,当办事者咨询时,若工作人员遇到无法解释的问题,应随时查阅文件,并拨打上级部门的咨询电话,给予办事者最清晰的解释。二是态度不能急,要保持和颜悦色,笑脸相迎。三是确保能一次办的一次办好,最多不要超过两次。四是加强信息化假设,各岗位工作人员可提出需求,能在网上办的手续尽量让办事人在网上办,简化手续。五是梳理各项办事流程,把介绍和流程都做成小条,发放给来办事者,使其清楚明了。

校医院院长霍照南总结发言,指出,一定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,急群众之所急,想群众之所想,杜绝官僚主义现象,改善服务态度,简化办事流程。把改善服务态度贯彻到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,只有时刻以群众利益为先,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和尊重。

版权所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——校医院